单纯性毛囊炎的中医病因和治疗
来源:北京同春堂中医医院 时间:2017-05-17 09:21 点击在线咨询
单纯性毛囊炎,中医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称之为“坐板疮”或“发际疮”。发际疮是发生于颈项后发际处而得名;坐板疮是一种以臀部反复发生疖肿为特征的皮肤病,因其发生部位多在臀部所坐之处而得名。
单纯性毛囊炎发际疮:初起时颈项后发际处长丘疹,形如粟米,或如豆粒,色红坚实,其顶有脓点,痒痛相兼,焮热,数日后白色脓头干涸结成黄色脓痂或搔破流津水或脓液,结痂后脱痂而愈。自觉疼痒,灼热,可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,初起时为一个或多个皮损,逐渐增多,时破时敛,或此愈彼起,反复发作,日久难愈。如脓液向深处或周围发展,即可演变成疖病。
单纯性毛囊炎坐板疮:初起患处如豆粒,色红作痒,硬肿,一般数目只有几个,或孤立散在,或集中融合在一起如梅如枣。结肿焮痛,软化后内有脓液,渗流黄水,疮周瘙痒,痛痒重者可有发热畏寒,口干便秘,随后结痂而愈,但彼此处又发,连绵不断,甚则皮肤串空,按之脓出,缠绵不愈,或经治愈数月后又复发,反复经年。
同春堂中医院的专家认为单纯毛囊炎发际疮的病因主要是内郁湿热,外受风、毒之邪,风热上壅或风湿互相搏结而成。若正虚邪实,正不胜邪则迁延日久,郁滞不散,此愈彼起,反复发作;单纯性毛囊炎坐板疮因湿热内蕴,郁久化毒,凝滞肌膜, 坐卧湿地,外感湿热毒邪;或染毒邪,郁于肌肤,发于腠理,臀是至阴之所,脾经血瘀以致脓毒蕴结,皮肤窜空而缠绵瘀滞,则肿块坚硬,此愈彼起。治疗单纯性毛囊炎的时候,临床上常分为湿热内阻与气阴两虚这两种类型。
1.湿热内阻:症见病程较短,局部红肿或湿肿,压之外溢脓水,自觉疼痛绵绵不休,愈后遗留肥厚性瘢痕,难以消尽,脉象濡数,舌质红,苔黄或黄腻。治宜:清化湿热,活血解毒。
2.气阴两虚:症见病程长,疮行似肿非肿,似溃非溃,脓液清稀;自觉疼痛,夜间尤甚,脉象虚细,舌质淡红,苔少。治宜:益气养阴,和营解毒。
在治疗单纯性毛囊炎发际疮的时候应分清虚实,因气发病部位在身体的上部,多挟带有风邪所以在清热解毒时应佐以祛风之品。对体虚的患者在扶正托毒时应辅以和营之品。而单纯性毛囊炎坐板疮,发病在下以湿热下流为主,但也有分清虚实,邪实者宜清热利湿解毒,正虚邪恋者,宜扶正清解余毒。在内服药治疗单纯性毛囊炎的时候,也可以结合消肿散结、祛腐生肌、长皮敛口的外用药物。内外合治,标本兼顾,这样才能或的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。